政务动态 > 政务新闻 > 正文
樊文明: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师市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13 10:02 来源:转载

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师市实践

二师铁门关市党委书记、二师政委 樊文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兵团党委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探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有效办法,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师市实践。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

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过程各方面,持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推动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全面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123”工作机制(一张网、双指数、三平台)为抓手,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扎实开展连村结对共建活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要求落到实处,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信任委以重任,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素质考察、巡视整改、绩效考核,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地见效。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工作主线,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工作领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原创性论断,首次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赋予了其全新的政治、历史和文明内涵,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核心概念。其形成发展过程,是自然凝聚与政治形塑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得到不断强化的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更加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有效应对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把新时代党对民族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落细,才能更好地履行兵团“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师市实践广泛凝聚人心、积蓄磅礴力量。

忠诚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

提升维稳戍边能力,以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持新疆社会稳定,是争取新疆工作主动权的要害所在。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优化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维稳措施,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局面。精心建设一流民兵队伍,着力提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好涉疆涉兵团对外斗争主动仗,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各族职工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法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持续壮大综合实力,以发展成果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统筹好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关系,以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保障高质量发展,打造各民族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发展共同体。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把兵团现代农业优势、生态卫士职责、乡村振兴和职工致富增收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主动融入环塔里木经济带规划布局,加快培育壮大纺织服装、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拓展延伸“九大产业链”,推进技术改造升级、产业基础再造和产品质量提升,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在重大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协商合作,以全方位深度嵌入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聚焦各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遗余力稳就业、保兜底、促健康,以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际成效,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以共有精神家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常识、宣传教育实践转化,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融合。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序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和项目,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加快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职工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好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讲好新时代兵团故事,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推动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以建强主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人,向心还是离心,关键在教育。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坚持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衔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提升攻坚行动,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从“听说读写”向理解中华文化、增进文化认同拓展。深入开展青少年“筑基”工程,开展中华文明礼仪、传统经典诵读等教育活动,大力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持续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混合编班、混合住宿,让各族儿童和青少年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住在一起,真正让普惠优质均等的教育资源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