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新绿初绽。
连日来,三十四团早谋划、早动手,按照“扩大绿量、增加总量、提升质量”的植树目标,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动员全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紧紧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迅速掀起以美化团连人居环境、靓化高标准农田网络、绿化城镇道路,并在外围营造防风固沙基干林为重点的春季植树造林热潮。
4月7日,三十四团铁干里克火车站站前广场公路防护林植树造林区热闹非凡,10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正在开展义务植树。
植树现场,党旗飘扬,所有人热情洋溢、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植树活动中,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互相配合,人人都一丝不苟,按照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挖坑、扶苗、培土、踩实,合力栽下一棵棵树苗,认真完成所有植树任务。该团党建办工作人员唐显朋说:“植树的时候虽然很累,手上也磨起了茧,但是收获是开心,也希望自己种下的每一棵树都能成活,长成一棵棵大树,我在这里的每一年,都会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为团场绿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树造林,人人有责。三十四团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全社会人人动手,鼓励和引导大家植树造林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该团形成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连队、社区、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义务植树队,确保春季植树造林多头推进、遍地“开花”。据了解,今年春季三十四团计划完成新造林1705亩,预计57.8万株。
据了解,三十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2000年以前,这里每年都有多场六级至八级的大风,每年因大风灾害造成的损失近2000万元,恶劣的气候与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团场发展。新疆尉犁县铁干里克气象站站长张冠峰告诉笔者:“我是生在铁干里克,从小在这儿长大。八九十年代我们这儿的气候非常恶劣,每年可查到的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气象资料都达到100多天,随着2000年以后塔河治理力度加大,三十四团党委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团场的植被恢复地非常迅速,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三十四团党委把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促进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物力、人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以平均每年2000余亩的速度在团场周边荒漠栽种沙枣、胡杨、梭梭与红柳等,同时配备专职护林员,配合连队和辖区管护全团93万亩林地和野生植被。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种出健康、种出美丽、种出财富,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三十四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思蒙说:“以前只能在‘支付宝’App上种树,来到三十四团以后,能够亲手栽种一片树林,看到前年栽种的树已经发出了新芽,我感到非常高兴,还有满满的成就感。希望在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努力下,能够让荒漠变成绿洲。”
一条长达175公里的人造绿色走廊正在向沙漠不断挺进,看着眼前的绿洲,护林员查建设觉得一切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查建设告诉笔者:“我是一名军垦二代,也是一名护林员,我要扛起保护团场生态环境的重任。”
据统计,三十四团有国家级公益林62万亩、人工防护林及防风固沙林2.4万亩、果园4.2万亩,形成了重点公益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生态经济林、城镇绿化林“五级”防护林体系,这些林木有效阻止了库姆塔格与塔克拉玛干两大沙漠的合拢,在茫茫戈壁沙漠建成了渠路纵横、林带成网、瓜果飘香的绿洲生态系统。
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剑洪说:“三十四团近几年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今年我们造林面积1700余亩,主要种植农田防护林、城镇绿化、外围防风基干林等造林任务,后面我们将继续加大新植林的管理力度,提升植树造林的成活率,确保我们的生态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现在的三十四团,整齐平直的马路,一尘不染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楼房,树木吐露绿芽,鲜花绽放、清香四溢,机车轰鸣、奋战春耕,一组组美丽的画面,彰显着三十四团生态建设焕发出的强大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