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专栏 > 22团 > 团场信息 > 正文
二十二团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5-05-08 19:45 来源:22团管理员

  时代的脚步匆匆而过,驻下了永恒的足迹;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留下了不灭的履辙。时间长流不息,留着的岁月年华。当回首走过的路,曾经经历过的,或未曾经历过的人都有无限感慨心头涌,又有无限希望在萌动!历史应成为镜鉴,成为教科书,让后来者继承前辈业绩的同时,更用创新的手笔续写新的历史。

  

  二十二团前身系国民党新疆警备整编七十八师一二八旅三八三团。1949年9月25日随陶峙岳将军和平起义,同年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二十七师八十一团。1953年5月新疆军区遵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二十二兵团全部整编为生产部队,集体就地转业,八十一团改变为农九师二十七团(亦称博北农场)。1954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同年九月农九师奉命调往北疆,二十七团划归农二师。1956年2月改为农四团,1969年9月兵团统一番号,更名为二十二团。1975年5月,中央撤销兵团体制,二十二团移交巴州农垦局。1982年4月,兵团农二师体制恢复后,又隶属农二师建置。2004年5月22日,农二师党委决定,成立二十二团中心团场。

  

  

  在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化中,团场经历了1954年至1965年艰苦创业,初创基业时期;1966年至1977年文化大革命挫折时期;1978年至1989年解放思想再探索时期;1990年至1999年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时期;跨入新世纪,团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三化”建设,全团干部职工阔步奔小康。

  

  回眸60年的发展历程,时而通途四达,时而徘徊曲折,记录着一批又一批军垦职工含辛茹苦,不懈跋涉的步履。其间,有身经百战的老八路;有从勃海湾到天山的老子弟兵;有新疆二十二兵团的转业官兵;有哈尔滨、沈阳、成都军区的复转退伍战士;有来自五湖四海分配进疆的大学生;有豫、鄂、苏三省的支边农民和分三批进疆的上海支边知识青年;还有一大批继承父辈接力奋斗的第二代、第三代军垦人。他们在兵、师、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传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为开发建设边疆,把农垦事业推向前进,付出了巨大艰辛乃至生命的代价,开创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书写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壮丽篇章。幸福滩人“耕耘播雨几十年,戈壁惊开新天地”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载入二十二团史册。